网站公告:

儿童心理学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考研动态 adm1n 浏览 查看评论

儿童心理学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写在前面:

提起中东土豪国家,卡塔尔必须拥有姓名。那关于卡塔尔,你会想起什么?

可能会跟我一样,大脑一片空白,觉得很陌生。

那试试这些标签:2022年足球世界杯举办地、石油、中东土豪、穿着白色长袍的男人和带着面纱的女人······是不是会恍然大悟?

相对于经常在媒体上听到的沙特、阿联酋,可能很多人对卡塔尔比较陌生。实际上卡塔尔可是如假包换遍地豪车豪宅的中东“土豪国”之一,是一个拥有海水沙漠岩石戈壁的异域风情的国家。今年,很多中国人关注的足球世界杯11月就要在卡塔尔开幕了。我们也早早买好了一场比赛的球票,准备现场体验一下。

5年前,由于先生工作调动,成都妈妈卢芳带着2岁半的女儿可可飞到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和教育。现在可可在多哈国际学校上二年级,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做同学,也经历了多次择校······

我们很好奇,在中东土豪国家生活是什么体验?吃什么喝什么?清华本硕毕业的妈妈卢芳是怎么考虑女儿的教育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在学校怎么样?卷不卷?

以下来自卢芳的故事。

5年前,当我被问到要不要去多哈的时候,我没有做任何思考,非常地干脆地答了一句——去啊!

我是一个与理性几乎绝缘的人,做重大决策全凭直觉。当然,直觉来自于骨子里对未知与神秘的向往,对自己随遇而安能力的自信。

我们原本的设想只是住两三年就会回国,可可回来可以上小学,这几年就当是英语启蒙了,所以没有仔细想过教育问题。可可从来没学过英语,完全没想到,英语会成为她学习的主要语言。后来的一切,纯属意料之外。

掐指一算,居然已经过去5年了······


01睁眼就看到阿拉伯海路过世界杯金碗球场逛贝聿铭封笔之作沙漠王国的生活很豪横


2017年11月,我带着两岁半的女儿可可从成都飞到多哈。茫茫然的我,一下飞机,脱下羽绒服,轰地一下就被裹进漫无边际的黄沙热浪里。

卡塔尔是一个半岛国家,位于波斯湾西海岸的中部,东、北、西三面环海,既有沙漠又有海水岩石戈壁,充满了异域风情又不缺乏国际气质。

刚到多哈的时候,可可特别兴奋。

我们住在影片里常见的多哈地标片区的靠海公寓里。第一天早上醒来,拉开窗帘看到外面灿烂的阳光和波光粼粼的阿拉伯海湾,她手舞足蹈地跳个不停,兴奋极了。这些对在成都待了七年、冬天整日阴沉沉又雾霾侵染的我来说,也堪称天堂。

我每天都跟成都的好朋友嘚瑟这里的阳光和空气,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沿着海滨大道散步,吹着海风,背景是高楼林立,有一种生活在电影里的感觉。

▲从上至下为: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初来乍到的兴奋劲里还包含着对一系列大师级建筑的膜拜:贝聿铭封笔之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OMA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后来建成的沙漠玫瑰——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喜欢逛美术馆,喜欢看建筑,这里便不会让人失望。

为了这届世界杯,卡塔尔投入巨资,新修了七个体育馆。离我家比较近的是卢赛尔体育场,它是卡塔尔最大的体育场,相当于“中国鸟巢”,这里会举行世界杯半决赛、决赛和闭幕式。

▲世界杯卢赛尔体育场

球场以椰枣碗和珐琅灯笼为设计灵感,整体呈马鞍型,远观像是沙漠中的一只金碗。有一天晚上开车经过,看到外壁灯光全都点亮,黑色夜幕之下,仿佛一颗巨大的宝石,散发着柔美而晶莹的光芒,让人震撼。

随处可见的清真寺和宣礼塔,每天定时响彻天际的祈祷声,这些浓郁的宗教氛围也给生活增加了不同的色彩。

这些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让我觉得,以前想象的沙漠里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当然也有不习惯的地方。

大街上都是全身白袍和黑袍的人,去医院、和政府部门办事,男女都得分开。

我后来还发现,无论是本地人,印度人或者其他国家的阿拉伯人,每一家都至少有2~3个孩子,5个也挺正常。

周五做大礼拜,这一天,除了休息啥都别干了。

罚款也非常豪横。有一次我开车带可可去上钢琴课,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心想半小时就走了,就把车停在了残疾人车位上,不久手机收到了一张高达1000卡币(折合1800人民币的罚单)。

到多哈没多久,我和女儿的生活也面临着挑战·······


02第二周就把女儿送到了托儿所有一次她给我一个清单写满了申请吃饺子的小朋友的名字


你们可能都没想到,来多哈第二周,我直接把女儿送进了托儿所。

在国内我是全职工作,到这里后突然变成了全职妈妈,我很不适应所有的精力围绕着女儿转。并且,我每天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独处修复能量。之前并没有24小时陪伴过孩子,现在突然跟孩子大眼瞪小眼在一起,莫名的焦虑和烦躁就会升腾起来,不能保持耐心。

所以到了多哈第三天,我就满世界找托儿所,第二周就把可可送了过去。每天从早上8:30到下午2:30,可可在托儿所,我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处理事情。

一开始,可可每天都哭,也难怪,她不仅要适应离开家的变化,还要适应完全听不懂的语言以及各种肤色的同学。庆幸的是,这里的老师非常耐心去接纳孩子,从来都没有因为孩子哭太久就让大人来接。

托儿所里的孩子们来自世界各地,老师会引导他们认识和接纳每个人的不同和相同。大多数时间孩子们都在玩各种游戏和手工,可可很快就适应了,甚至到后来玩得不肯回家。

我觉得这样跟大量不同国籍和背景孩子一起学习,让可可的学习生活里有了一种有趣的经历和丰富的视野。

到了大班,她会经常跟我讲起班上每个孩子来自哪里,他们家里的习惯和有趣的事。我也会邀请她的好朋友到家里来玩,穿汉服、吃饺子和各种美食。

我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所以被老师邀请教孩子们学日语,讲讲日本趣事。每次一讲到吃的、穿的,孩子们就会向可可投来羡慕的目光,“你太幸运了!”

在卡塔尔,由于背景和口味实在大相径庭,学校无法统一安排食物,孩子们都得自己带饭。每次可可带饺子,全班同学都会跑到她跟前流口水。有时她被伙伴们吹捧得太厉害了,优越感极度爆棚,就会拿一张纸出来,让想吃饺子的同学把名字写上。回到家,就像一个凯旋的小将军,小手一扬,扔给我一份名单,很傲娇地吩咐我照单如数给她的朋友们准备饺子。

我哭笑不得,既开心她在学校交到这么多朋友,又偷偷无奈,这下又得好一顿忙活。


03女儿在多哈经历了三种教育体系换了三所学校我发现······


在卡塔尔,外国人一般都选择读国际学校。国际学校有IB、英式、美式以及瑞士、芬兰等等不同的体系,但英式学校占了大多数。

可可在幼儿园上的是IB,后来转到英式学校,现在转到了美式学校,短短4年时间把国际学校主要体系换了个遍,也是我们没想到的。

国际学校每年年初都会在学校网站公布招生信息,申请人填表交资料,一般都会得到评估或者测试的机会,接到通知后去学校面试。

可可3岁的时候,要从托儿所去上幼儿园。当时基于我对IB体系的认同,申请了三所IB体系的国际学校。

面试很轻松。主要就是老师在孩子们自由玩耍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简单交流。虽然三所学校都给了入学通知,最终我们选择了ACS International School。这所学校非常关注孩子的想法和创造力,对情绪的处理能力,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教育。

可可在这所学校过得很开心。但考虑到快回国了,需要建立一点点“学习”意识,学校的管理上也有一些问题,我们决定转学去相对注重学业的英式学校。

相对来讲,英式学校比较鸡血,我们选了一所不那么鸡血的。但在这里的两年,由于疫情,几乎一年的时间在上网络课。我感觉是上了一个假的国际学校。

根据我这两年的观察,英式教育在学术的框架和基础很扎实,但老师却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导致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无法保证。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刻板。说实话,我没有感受到英式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后来学校被卡塔尔政府突然叫停,原因不明。据说,教育部为了支持今年新建大学校的招生,决定关停一批年老且规模小的学校。

于是,我们被迫第三次转学。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们决定让孩子去在多哈建校早、规模大、教师团队比较稳定、口碑也不错的美国学校就读。

今年9月,可可转到了第三个学校。目前开学不久,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告诉我们她已经交到新朋友,聊起学校的生活总是很开心,没有任何作业。本来做好了哭哭闹闹折腾3个月的准备,没想到如此顺利,我觉得,她现在对变化的适应力已经非常强了。

经历三所学校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适不适合孩子的学校,所谓好的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性格跟学校的理念、老师的教学是否适合。

国际学校的学费大约在每年7万到15万人民币之间。虽然费用比国内划算,但是基本生活比较苦,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非常缺乏,生活成本也很高。如果只是作为短时间的体验,可以尝试,不太推荐作为长期的教育选择。


04超过90%的人口都是外国人当地人喜欢学习各种外国语

这么多种国际教育体系集中在卡塔尔,跟这里的人口构成有很大关系。

卡塔尔常住人口不到300万,本地人只有30万,超过90%的人口都是外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埃及人、中国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邀请去一所大学的语言中心教成年人日语,得以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打开了在卡塔尔生活的另一扇窗户。

卡塔尔在莫扎王太后的影响之下,奉行“教育兴国”的国策。资料显示,卡塔尔公布的2021年预算总支出中,教育支出占8.9%。截至2019年末,卡塔尔识字率达到99%,位列全球第九。

当地人从小学到高中可以免费读公立学校,去国际学校要缴费,但可以按一定的标准报销。最有名的高等教育项目就是卡塔尔教育城,引进了很多国际学校,像美国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康奈尔大学等。

在这种国际化的氛围影响下,当地人对学习语言很开放。在卡塔尔,英语是与阿拉伯语并存的官方语言,这让外国人不会阿拉伯语也会可以无障碍生活。本地年轻人,会很积极地去学习英语以外的语言。我有好几个学生,都是学完法语学中文,学完中文又来学日语,接下去又准备学韩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一个国家,就去学这个国家的语言,非常简单直接。他们不一定会把一门语言学得很深,但这种开放实用的态度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我还有一位女学生,是一位导演,有自己的公司,还办展览,同时又远程读着美国一所大学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生课程,还要学日语……真没想到,卡塔尔的女生,也有这种范儿的!无所畏惧,停不下来探索自己的脚步。

虽然主要人口是外国人,但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中,领导层一般都是本地人。外企里,政府也规定了一定比例的本地人任用率,还有专门针对本地人的最低薪资保障(似乎是12000卡币/月,相当于23000元人民币),外国劳工最低薪资是1650卡币/月,差别很大。


05欢迎来到肉食者的天堂方便面是奢侈品,水比油贵沙漠露营看星空羡慕吗?


你们是不是觉得阿拉伯世界的美食很诱人?

作为一个在东京和成都生活过的吃货,我必须要说,我的味蕾饱受煎熬,我的底线是填饱肚子就行。

阿拉伯世界的美食,除了烤肉还是烤肉,真的就是干瘪瘪的一大盘肉,或者串成肉串。这里是肉食动物者的天堂,但对于喜爱蔬菜的我来说,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再加上我从小都不吃牛羊肉,五年过来,我也终于彻底颠覆了自己,依然活着。

2017年,中东其他国家对卡塔尔实行制裁,导致原本就少的物品供应更为稀缺,超市里能买到的总是土豆、黄瓜、胡萝卜、西红柿、洋葱这五款,西蓝花、花菜偶尔现身。

这里物价很高。餐厅一份普通主菜价格在200元左右,一杯饮料40-80元,一把大葱50块钱,据说世界杯期间一个套间10000块钱······

有一次去超市买菜时,看到一筐菠菜叶子,横七竖八地扔在筐里,又蔫又烂,在国内菜市场,应该是堆在垃圾桶附近准备处理掉的,在这里却赫然标着30元一斤的价格。

但是,石油每升仅卖2元,比水还要便宜。

▲这两年,各种蔬菜供应才丰富起来

此后的两三年,陆续有了中国超市,能买到中国调料,方便面和几款零食,大大提升了味蕾的幸福感。女儿5岁起就知道,方便面在我家属于奢侈品,需要特别场合、特别申请才能吃到。

我家特别热爱户外活动,这五年一直都不知疲惫地往沙漠和海滩跑。毕竟,没有翠绿的山、没有巍峨的峡谷,没有樱花红叶,没有森林湿地,连着大海的沙漠便是卡塔尔唯一称得上自然风光的大自然。

五年下来,在我们心中,卡塔尔的海滩已然成为世上最美的。卡塔尔的海,有着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特色:一边是湛蓝、碧绿的海;一边是连绵起伏的无边无际的沙漠。

疫情前两年,我们家几乎每个周末必去海滩:赶海抓螃蟹挖蛤蜊、烧烤、露营……我们在内陆城市长大,没有在海边生长过,第一次抓螃蟹,就收获了满满一大袋子。有时候为了吃新鲜的海鲜,下午就去海里抓,晚上直接蒸了吃掉。

这几年不能出国度假,适合露营和休闲的海滩都被本地人圈占,变成了沙滩营地。

卡塔尔人很热情,我们有一次烧烤忘记带油了,跑去旁边营地借,结果直接给了我们一桶油,是真的土豪。

这几年,我在院子里开垦出一小块儿地,带着女儿一起翻土、施肥、播种,带她观察种子的成长、辨识品种、捉毛毛虫……夏天还能吃到自己种的新鲜的瓜果了,既便宜又解馋。


06邻居来自世界各地最卷的居然是印度人卡塔尔也有海淀区


在这里遇到的各种好玩的邻居是我们在卡塔尔生活的乐趣之一。虽然,整个小区,我也就认识在周边五六家常在一起玩的邻居。

第一年,我多数时间都宅在家里,极少出门,只有周末才跟一家中国朋友聚会。后来,慢慢认识的朋友才多了起来,有中国朋友,也有孩子学校的家长。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邻居都很有特点。比如有一家先生是德国人,五星级餐厅主厨,太太是新加坡人,幼教+木工手艺人。第一次去她家,我被震惊了:木工工具占据了整个后院过道,挂满了墙壁,居然还有一架机床。她设计制作各种木质手工品,比如卡通或者动物形象,也给孩子们做手工玩具。

她家的院子,布置得让人仿佛置身于巴厘岛。小木屋、热带雨林、全手工木作凉亭以及藏着蜘蛛、甲虫、乌龟、蜥蜴等各种活物的丛林,直接让我们从中东沙漠腹地穿越到巴厘岛的田间别墅。

很多朋友会问我,在卡塔尔上学,还卷吗?我的感受是,大部分来自欧美的朋友对待孩子的学习都比较正常,更看重孩子的开心和经历。我身边的中国朋友,有超级卷的,也有比较佛系的。我们开玩笑说,这里也有卡塔尔的“海淀区”。

有一所英式学校的应试成绩很好,之前很难进,疫情后,没那么难了,就被卷的家长挤破了头。有中国人,马来西亚人,还有印度人,也会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刷题。据说印度人是最鸡的,学校里高年级的印度籍的孩子成绩都很好,相比之下中国人都不算啥了。

我属于中间偏佛系。可可只要学习正常就好,我每天都会给她留足够的时间跟朋友们或者自己玩。

但是,我很关注可可的中文教育。我们在海外的生活可能只是一个片段,可可的中文教育不止会说中文、认识中文,我希望她能有更深的文化根基。所以,我主动组织了孩子们的中文学习,尽量与国内的语文同步。想了很多办法教小朋友们,甚至空运了近2000册书,查找各种资源,让这些孩子们有充分的中文阅读资料。

虽然到哪儿都离不开“卷”这个话题,但我觉得,每个人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相比于国内,在卡塔尔的生活可能提供了一个躲开被裹挟的环境,但作为一个曾经自鸡过的人,我不太愿意被“卷”,所以总在可以躲避“卷”和“鸡”的人群,而且越来越笃定地推开“卷”,去做我自己认为更值得做的事情。

这段生活在我看来,可能跟可可的很多同龄人不太一样,但其实就是可可的一段真实正常的人生。我看到的可可,在一个充满差异性的环境中长大,懂得尊重和接纳差异,容易感受当下幸福,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很强,喜欢学校,喜欢自己的生活,能感受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相信,她将来会更容易享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即使在必须卷的时刻,这些都会是她底气的来源。


编辑后记

认识卢芳是听了她的花道讲座,后来发现,她不仅是很厉害的花道专家,而且居然是清华学霸,居然生活在卡塔尔,现在还是中文、日语老师,并且,她还是童书妈妈师培课的学员。

你会发现,她一直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一直在学习新鲜事物,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所以即使各种跨界,她也能怡然自得无所畏惧。就像开头那句爽快的,去啊!

正如卢芳所说,他们一开始也没想到会在卡塔尔生活这么久,也不知道孩子会面临什么样的教育,可能他们将来的生活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在这个经历中,他们看到孩子在不断理解和感受周围的环境,变得勇敢独立,在成为一个会享受生活,能找到生活乐趣的人。

这些永远是生活的底气。

儿童心理学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转载请注明:儿童心理学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